查看原文
其他

医疗健康风口热:公司排队上市、资本暗中抢筹

郭儒逸 商业人物 2021-02-19

作者:郭儒逸

来源:商业人物(ID:biz-leaders




 


15日上午9点30分,沛嘉医疗在港交所上市的锣声准时响起,远在苏州总部的员工们一片喜悦。上市首日,这只主营医疗器械的新股大涨近70%,成为当天港股市场的热点明星。


十天之前,沛嘉医疗宣布公开招股,计划发售股份1.52亿股,发行价为15.36港元。投资者们很快蜂拥而至。这次新股发行认购火爆,公开发售获得1183倍超额认购,冻资额(新股申购冻结资金)超过2600亿港元,沛嘉医疗也一举拿下今年港股“冻资王”的称号。


开市交易半小时之后,经纬中国一位人士在朋友圈表示了祝贺。经纬是沛嘉医疗最早的机构投资者,在2016年就领投过其A轮融资,随后又跟进了B轮和C轮融资。除经纬中国之外,沛嘉医疗的豪华投资者阵营中还包括高瓴资本、国投创新、礼来亚洲基金等机构,以及上市前引入的富达国际基金、奥博资本等大牌基石投资者。


沛嘉医疗风光上市,是当下医疗健康头部创业公司吃香的表现之一。在不少行业在疫情中持续低迷之际,医疗健康行业则受到市场热捧。经历了近两年来的“资本寒冬”,该领域中那些跑得比较快的玩家,似乎愈发受到瞩目。因此,即便目前仍然是亏损状态,沛嘉医疗仍然获得相当多外部投资者的青睐。


在近期IPO的医疗健康行业公司中,沛嘉医疗的情况并非个例。3月下旬登陆港股市场的诺诚健华,尽管同样尚未盈利,但自上市以来股价一路上扬,截至周一已较发行价涨超80%。得益于此前港交所颁行的针对生物医药公司上市的利好政策,叠加疫情的刺激,业内公司正迎来一波上市小高潮。


“商业人物”按照天眼查数据统计,截至5月中旬,今年已有10余家医疗健康行业公司成功上市,上市地点涵盖内地、香港和美国,合计募资金额约136亿元。资本市场上,相关板块的热度持续不减。华泰证券分析显示,一季度公募基金重仓的医药企业持仓市值和比例均达到高位;港股方面也不遑多让,去年底推出的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,目前亦远远跑赢恒指大盘。


站在这些新创公司背后的投资人们,终于可以略松一口气。


虽然不似以往所谓“独角兽”的上市效应,但他们仍有希望从二级市场拿到不菲的投资回报,并准备体面地退出。而更多的投资者同行,也正在谨慎地瞄准医疗健康赛道,瞄准那些疫情中估值下降的初创企业。继年后的一段时间低潮之后,国内风险投资借此开始升温。




 


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投热潮,在前几年曾一度高涨。尤其创新药物、在线医疗、生物科技和医疗大数据等细分领域,一时成为资本竞逐的热门标的。


IT桔子数据显示,2016年是该行业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一年,当年投资数量为951起,投资额达729亿元。2018年时,投资额更达到1294亿元的历史最高点。不过,接踵而至的“资本寒冬”,令创投圈过去数年的激进氛围一夜消散,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投热情也迅速降温。


“目前整体募资环境严苛,能明显感受到出资人(LP)更加谨慎,特别是对团队、历史业绩、储备项目的尽调十分详细。”英诺天使基金一位人士告诉“商业人物”。该基金刚于4月底完成3.6亿资金募集,此前手中已投出数个医疗健康行业项目。


不仅仅是某一个行业的募投环境急剧变化,过去数年大肆出击的本土创投,那些习惯了在觥筹交错中欢庆拿下项目的VC/PE们,面临的均是大幅遇冷的境况。对每个人而言,投资人挥舞着巨额支票撒钱的时代已经过去,一度喜欢追逐高估值光环的初创公司们,也在被严苛地审视。


恒大研究院近日发布的《中国独角兽报告:2020》认为,经济下行、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以及疫情全球蔓延,导致投资端恐慌情绪加重,随着投资机构提高投资条件、收紧投资窗口,初创企业的资金来源可能大受影响。


毕马威也预测,由于疫情前景不明,更多的投资机构会保持观望,倾向于追投已有项目而不是投资新项目。


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投参与者,正在夹缝中寻觅着机会。英诺上述人士称,虽然目前融资总规模同比有所下降,但单笔融资额仍保持着较高水平。这些项目融资多以A、B轮为主,单笔融资在数千万到亿元之间。目前的环境,利好那些已进入临床试验的企业融资,因为投资机构更加看重项目的成熟度与确定性,对于早期初创项目则会慎重一些。


“由于医疗创业壁垒极高,需要有10-20年相关领域的从业经验,除了技术外,临床专家顾问、销售团队,缺一不可,这些基本要素就使很多团队望而却步。因此我们看项目时,对创业团队的要求很严格。”英诺天使基金表示,“另外在估值方面,医疗行业受限于安全性、有效性临床评估,项目周期比较长,所以对早期估值也会严格限制。”


还有不少风投机构纷纷在逆势中布局。不久前,凯辉私募基金宣布完成两只基金共13亿欧元的募资,表示将重点关注包括医疗健康在内的多个潜力行业;而高瓴资本也在2月份成立专门机构,投资规模约100亿元,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将是主要投向之一。




 


在妙健康COO谷书峰看来,虽然现在全球资本尚未回暖,但资本市场对于医疗健康行业的趋势相当看好。今年3月、4月份全球数字健康领域的融资热度不减,一些已公开的大额交易很“振奋人心”。


他的体会是,其实资本对于所有领域的态度都是一样的。在资本寒冬里行业洗牌会加剧,一些没有竞争力、抗风险能力差的公司融资变难,只有对头部项目投资机构才会出手。


成立于2015年的妙健康,业务主要面向B端健康管理市场,包括因疫情影响而大受欢迎的健康险等保险业务。尽管所处的细分赛道不乏外部质疑,例如健康管理“概念不清”、服务非标准化等,但妙健康仍在去年4月完成近5亿元C轮融资。


事实上,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初创公司,都需要在新环境下摸准定位,以应对变化了的创投逻辑。以往在风口期快速积累资本、放大规模并推高估值,再寻求上市的流行做法,至少当下难再复制。


相反,投资机构开始呼吁创业公司节制成本,而创业公司似乎也在作出选择——近期最典型的是软银愿景基金投资下的部分企业,甚至都开始有意识地和他们的推手“划清界限”,因为如果再大肆宣传与软银挂钩,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问题企业。


“疫情能够使医疗健康领域迎来一波风口,但还是那句话,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才会持续得到认可。深挖洞、广积粮、缓称王,靠炒作概念的公司终究难长久。”谷书峰告诉“商业人物”。


于是,是否能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对投资人和初创公司而言变得尤为重要。


上述英诺天使基金人士称,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周期较长,早期盈利困难,但对于产品一二三期临床,一级市场都有公允的估值体系。天使投资机构需要做的,就是挖掘到确定性相对更高、技术领先度更优的项目。


“其实医疗行业对于模式创新(也包含技术创新)是略保守严谨的,大多数细分领域模式有迹可循。对于没有清晰商业模式的项目,应该去完善行业调研,听取一线从业者、临床的反馈。”他表示,否则英诺会持审慎的态度,不会轻易出手投资。


妙健康的考虑则在于,按照健康险的现在万亿市场规模预计,未来健康管理市场规模每年将达到千亿,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主动干预来预防投保人发生疾病,以降低保险赔付率。假设能提供相应有效预防手段的公司,获得保费20%的服务费,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。当前国内健康管理仍在尝试中,得益于起步较早,自身掌握着先发的机会。




 


用创投圈知名人士的话说,投资本质上是希望买到低估的东西,买到将来能够超过大家预期而成长的东西。但这个如今被频繁强调的本质,在过去创业投资界的黄金十年中,并没有被很好地参照执行。


随着注册制在创业板的推行,一二级市场间的估值体系将会趋近。以往“无脑”套利的那些策略,空间似乎越来越逼仄。


风气变化之下,本土创投的玩家们把余光投向了别处。尽管处于成熟期的头部项目手握更好的资源,这一波疫情风口中早期的医疗健康初创公司,也获得了不少机会。据“商业人物”不完全统计,今年截至5月中旬,该领域181起投融资项目中,天使轮、pre-A轮、A(A+)轮的项目有79个,占比达43.6%。


在这其中,可能不乏有人仍在苦觅“独角兽”,也可能有人更倾向于“投资的本质”。一位投资界大佬如此告诫我们——要做时间的朋友。也期待时间能给出令他们满意的答案。


*头图购买于视觉中国











推荐阅读

N个被裁掉的人

顺丰上市这三年

新能源汽车迷惑行为大赏

严正声明:“商业人物”所有原创文章,转载均须获授权。一切形式非法转载,包括但不限于盗转、未获“商业人物”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,均属侵权行为,“商业人物”将公布“黑名单”并追究法律责任。“商业人物”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合作。

投稿、约访、合作,联系邮箱:bizleaders@qq.com

添加微信biz-leader,获转载授权或邀您加入商友群


微信名:商业人物


微信ID:biz-leaders

1.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
2.期待您置顶与星标。欢迎分享与评论,欢迎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给我们提供选题线索
3.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看商业人物官网,获取更多精彩内容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